黨的建設

讓黨徽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閃亮

2021-08-18


 

  “我們圍繞超高性能混凝土(UHPC)新材料,申報成立了省級工程研究中心;今年結合裝配式建筑,有望在省科技廳拿下一個大項目,產品也在具體工程中實現了示范應用。”
  “修補加固類產品基本成型了,今年爭取在一到兩個項目上做示范。”
  “生態(tài)(海綿)建材產品,計劃在九江一個河岸護坡上進行工程示范。新型自流平砂漿產品,安排在景德鎮(zhèn)一個工程上進行應用。”
  “固廢利用方面,今年有兩個項目要驗收,我們利用各地特有的工業(yè)固廢,陸續(xù)開發(fā)了幾個不錯的產品,正在找企業(yè)合作落地。”
  “我們開發(fā)的產品都想盡一切辦法放到市場上去接受考驗,這幾年推廣比較好的納米改性劑、砂漿添加劑、透水增強劑等都是在市場打磨下不斷優(yōu)化完善,逐步獲得市場認可。”
  近日,南昌縣小藍工業(yè)園,在江西省建材產品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站,習海平說起設計院新研究開發(fā)的新技術、新材料,如數家珍。
  所里的試驗室在工業(yè)園,習海平每周都要去呆上一兩天,青云譜、南昌縣兩邊跑。他負責科研開發(fā)和工業(yè)設計兩個板塊,肩頭擔子的份量并不輕。
  其實,從2013年進入江西省建材科研設計院,習海平一直愛崗敬業(yè)、勇挑重擔;2016年就任院混凝土及結構工程研究所主任工程師以來,帶領技術團隊創(chuàng)下了不俗的業(yè)績。
  個人也獲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,近5年來,在國家及省級刊物上發(fā)表學術論文8篇、申請國家專利10項……
  今年,習海平被評為江西省國資委系統(tǒng)優(yōu)秀共產黨員。
  “別人不敢上,我上”
  說起習海平,同事們都豎起大拇指,夸贊他是一個認真負責,沖鋒在前的科研工作者。
  2015年,所里接到一個項目,為開元國際樓盤做工程結構檢測。習海平帶著十幾個人,在工地上一呆就是三個月,檢測20余棟30多層的高樓。
  “三個月無休。早上8點多到現場,整個白天做檢測;晚上整理數據,最晚的時候凌晨2點才結束。沒有食堂,只能吃外賣。”
  習海平說,工地上天氣炎熱,蚊蟲叮咬,長時間工作對人的體力和精神都是考驗。
  樓體檢測危險性高,樓內還好,給外墻做檢測經常要爬腳手架,在五六十米的高空進行作業(yè)。
  “我是在農村長大的,不恐高。別人不敢上,我上!”習海平說,那時,一天下來要檢測幾百個構件,每個構件回彈160次,體力消耗很大。一天下來,汗流不止,衣服從來沒有干過,上面留著大片大片的鹽體結晶。
  檢測員郭遠和習海平同年進入設計院,兩人始終在同一個所站,經常一起配合完成工作。
  “他從一個科員成長為主任工程師,一直踏實肯干。”
  郭遠說起好幾個故事。
  2013年,剛入職的時候做混凝土外加劑檢測,要把一車5-6噸的碎石,用5mm、10mm和20mm的篩子手動篩取多次,才能留下合格的樣品?,F場灰塵大,要戴口罩作業(yè)。塵土落滿一身,頭發(fā)變“白”,眼鏡起“霧”,手掌經常磨出水泡。雖然辛苦,習海平始終一絲不茍做好工作。
  2017年8月,南昌地鐵2號線首段通車前夕,習海平帶隊進行地鐵管片實體檢測,做回彈強度,測量管片長度,仔細檢查管片是否存在裂縫缺陷。白天因故不能作業(yè),只有晚上可以。習海平和技術團隊每晚10時下去,次日凌晨4時出來,在地鐵隧道整整工作了5個通宵!隧道里異常憋悶,每個人不停地出汗,還要走很長的路,爬上爬下做回彈;肩扛大型游標卡尺測量管片長度;借著手電筒光芒仔細檢查管片是否存在裂縫缺陷,時間一久,眼睛發(fā)花,視線模糊,頭昏腦脹。即便晚上如此艱辛,大家白天還要整理數據。習海平帶頭工作,白天黑夜連軸轉,終于圓滿完成了任務。
  今年年初,到上饒市廣豐區(qū)御花園小區(qū)進行房屋鑒定,檢測砂漿粘結劑強度,在大量揚塵里鑿槽孔、安裝原位軸壓機、反復加壓、認真記錄,一整套流程下來,渾身沾滿了灰塵和汗水……
  8年多來,習海平始終腳踏實地,勤懇工作。從剛進入設計院時的不辭辛苦,到今天的以身作則,他做出的成績越來越引人注目。

 


  解決大問題推動行業(yè)發(fā)展
  習海平說:“搞科研,最重要的是方向不能走偏。”
  他盡可能多地參加行業(yè)技術交流會,常常跑高校向專家學者請教,尋求與高校、企業(yè)加強合作。
  通過不斷的努力,他始終了解行業(yè)最新變化,善于預判市場走向,據此調整工作方針,推動業(yè)務不斷向好發(fā)展。
  2014年起,設計院在省科技廳立項,進行透水混凝土外加劑研制。這無疑緊緊扣住了當時提出并不久的“海綿城市”概念,響應了《國家新型城鎮(zhèn)化規(guī)劃》的要求。
  抓住核心材料,提供關鍵技術服務,決定著科研工作的成敗。
  習海平開始了學習、摸索、實踐的過程。
  “透水混凝土外加劑研發(fā)涉及很多化工、化學類的知識,不是我擅長的。”
  于是,他利用業(yè)余時間刻苦學習,跑市場、問專家、收集試驗原料、向一線工人了解施工工藝,先后投入了一年多的光陰。
  他說,為了研發(fā)透水混凝土外加劑,樣品堆滿了整整一個房間。
  “外加劑配置之后,可能當時不會有變化,過了幾周或一個月之后,它才會起變化。所以,我需要很多樣品。”
  習海平將樣品用礦泉水瓶裝好,貼上標簽,前前后后保留了一兩百個瓶子,以供長時間仔細觀察。
  功夫不負有心人,通過數百次的嘗試,他創(chuàng)造出了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產品。
  “習主任的研究成果之一,解決了透水混凝土預拌化和高性能化的問題。”同事姜建松說,“最開始,因為技術原因所限,雖然透水混凝土的需求量很大,但只能在現場進行拌制,很多人想不到它竟然可以實現預拌。”
  加入核心的外加劑之后,透水混凝土的掛漿性能、工作性能、施工開放時間改善了,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等也提高了。
  成功實現預拌化和高性能化之后,透水混凝土的應用效率明顯提高,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,為設計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。
  “整個過程,都是他在主導研發(fā)??梢哉f,他解決了科研技術上的大問題,推動了我省海綿建材技術的發(fā)展和行業(yè)的進步。”姜建松說。
  行業(yè)未來的發(fā)展重點在哪?科研工作的重心在哪?戰(zhàn)略上有什么樣的預期?
  同事們說,在開發(fā)產品、形成技術的時候,習海平總能向他們提供合理的建議,避免工作走彎路。
  這正是一個優(yōu)秀科研帶頭人所應具備的素質。
  黨建引領攻堅克難
  除了擔任設計院混凝土及結構工程研究所主任工程師之外,習海平還是院第六黨支部書記。
  雖然就任支部書記時間不長,但在開展黨建工作上,他已經有了不少好想法、好做法。
  通過網絡召開支部會議,實現線上線下同步,解決部分黨員長期駐外、經常出差的問題。
  參加井岡山論壇,在做好學術交流的同時,擠出兩個半天,組織支部黨員和預備黨員,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、烈士陵園,獻花圈、重溫入黨誓詞……
  利用赴吉安縣為服務企業(yè)解決技術問題的機會,發(fā)動、帶領支部黨員到周邊村子捐款捐物,看望孤寡老人。
  “支部的種種活動,特別是到井岡山、瑞金、興國等革命圣地參觀考察,讓我們對黨的歷史、革命先驅的感人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,堅定了自身的信仰。”
  在同事鄒小平眼里,習海平綜合能力強,黨建和科研工作都抓得很出色。
  “支部致力于把骨干發(fā)展成黨員,把黨員培養(yǎng)成骨干。”鄒小平說,當前所里劃分了許多科研項目小組,組長都由黨員擔任,每月、每季度定期召開科研項目組會議,實時把握工作進度。
  在這些過程中,習海平總是積極協(xié)調、幫助解決困難;在新產品開發(fā)、推廣中,堅持親力親為,主動聯系企業(yè),帶領團隊拓展業(yè)務,并為項目組提供思路及技術支持;鼓勵同事積極參加國內學術交流,共同提高綜合專業(yè)技術能力。
  2019年底,設計院承擔了省科技廳一項重點研發(fā)項目:固廢建材產品安全利用。
  項目工作量巨大,不確定性強,面臨制約較多,一時難有進展,項目組人員普遍存在畏難情緒。怎么辦?
  習海平組織大家開會,商量對策,大家討論決定:要把黨建引領放在更高的位置上統(tǒng)籌謀劃項目開展。
  他立即行動。
  將項目分工進一步細化,責任到人。讓黨員出現在最關鍵、最緊急、最艱苦的崗位上,讓黨徽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閃亮。
  制定詳細工作方案,讓黨員扛下最艱巨、最辛苦的任務。他帶隊跑遍了省內數十個大大小小的礦山,白天取樣、做實驗,晚上收集資料、整理數據……
  “有時候在工地試驗室,沒有地方吃飯,我們拿一些試塊簡單地拼一拼就成了餐桌。”
  “有時候為了取個尾礦樣,我們甚至要帶上柴刀翻山開路。”
  “有時候項目推進陷入了僵局,我們就坐下來一起厘清思路,或者走訪類似的項目學習經驗。通過組織動員,黨員的責任擔當和爭先創(chuàng)優(yōu)意識被充分發(fā)揮,見賢思齊的氛圍愈加濃厚。”
  最終,在習海平的帶領、組織下,項目組以抓鐵有痕的韌勁,硬是把任務拿了下來。
  在“固廢建材產品安全利用”項目中,習海平的項目組建立了一個省級科研平臺,拿到了一些全國性獎項,成果在兩個企業(yè)項目中得以落地。
  項目組3名同事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并確定為入黨發(fā)展對象,另有7人提交了入黨申請書。
  將“抓黨建”和“抓業(yè)務”有機結合,同頻共振;讓黨員帶領、影響群眾,共同創(chuàng)造豐碩成果。
  科研之路永無止境,還有更多的項目和難關等待攻克。展望未來,習海平有著很多的期許。
  希望轉企改制之后,通過核心產品產業(yè)轉化,設計院體量進一步做大。
  希望工業(yè)設計板塊能有長足發(fā)展,資質等級再提升,有計劃地涉足工程總包業(yè)務。
  希望改變無經營團隊的現狀,成本管理上有更多的靈活性……
  在“十四五”開局起步、設計院轉企改制的關鍵之年,習海平和他的團隊,以及眾多科研工作者,正銳意進取,砥礪前進,盼望更好地發(fā)揮自己一技之長,為設計院、江西省建材集團和江西建材行業(yè)高質量跨越式發(fā)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


sanjo

電話咨詢

0791-85212850

行政工作部

sanjo

微信公眾號

江西省建材科研設計院

圖片名稱
Sanjo

創(chuàng)新跨越是江西省建材科研設計院不朽的靈魂,持續(xù)發(fā)展是江西省建材科研設計院發(fā)展的方向。我院將以技術服務打造精品,以科技創(chuàng)新鑄就未來。


Copyring  © 江西省建材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: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(yè)科學研究設計院 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譜區(qū)何坊西路355號

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南昌   SEO標簽

97美女超碰精品国产麻豆,亚洲欧洲?国产日产综合,亚洲av无限制福利在线,国产视频网 国产中文字幕一区 免费在线看黄网站